首页吃喝玩乐玉米黑粉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预防吗?

玉米黑粉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预防吗?

wolekan 04-16 12次浏览 0条评论

防治与理解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广泛,同时也面临着多种病害的威胁,玉米黑粉病是较为常见且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种,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病害,并探讨其防治方法。

玉米黑粉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预防吗?

玉米黑粉病简介

玉米黑粉病,俗称黑瘤子,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此病可侵袭玉米的地上茎叶、花序和果穗等幼嫩组织,导致发病部位出现肿胀,病瘤的形状和大小因部位而异,有的大若拳头,有的小如豆粒,在病瘤未成熟时,它是一团白色柔嫩的组织,包裹在灰白色膜内;而当其成熟破裂后,会散发出黑色的冬孢子,即我们所说的黑粉,这就是病害的再侵染源。

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方法

  1. 轮作制度:通过实行土豆、大葱、烟草等作物的2-3年轮作制度,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2. 种子处理:采用50%的福美双或23%的络氨铜进行种子拌种处理,可以有效预防黑粉病的发生。
  3. 加强日常管理:避免过度使用氮肥,确保水分供应充足,在干旱少雨的年份,玉米黑粉病的发病率会增高,及时防治玉米螟、夜蛾类害虫,减少因虫口感染病菌的概率。
  4. 选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如马齿型硬粒玉米,可以有效抵抗黑粉病的侵袭。
  5. 化学防治:在玉米出苗前和快抽穗时,喷施特定的杀菌剂如三唑酮、多菌灵等,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销毁。

与玉米丝黑穗病的区别

玉米黑粉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预防吗?

虽然玉米黑粉病和玉米丝黑穗病都是玉米的常见病害,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发病部位、发病时间、形态表现以及防治方法等都有所不同,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原及传播途径

玉米黑粉菌的病原菌为真菌-担孢子菌,病瘤内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在土壤中、地表、病残体上以及土杂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病原,在适宜的条件下,冬孢子会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到玉米的各部位。

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黑粉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预防吗?

要彻底解决玉米黑粉病的危害,除了运用农业措施和药剂处理种子、土壤等外,还应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抗性,配制培育抗病品种,推广抗病良种,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黑粉病的途径。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黑粉病的发生和传播,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农业病害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

玉米黑粉菌
冬至的来历,有什么风俗? 健康饮食瘦身方法?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