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最近半个月天气预报,南京最高没有超过35℃,而西安和郑州几乎天天超过,为什么?为何南京近半月温度波动较大,西安郑州气温反差明显,为何存在如此差异?
南京近期气温稳定在较低水平,平均温度低于35℃,与最近的西安和郑州相比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地理位置: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较于西北内陆地区的西安和郑州,受海洋影响较小,空气湿度和气温受到海洋气流调节的影响较小。,2. 降水量:南京地处长江三角洲,降水相对较多,对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夏季南京降雨量大,特别是在雨季,气温往往有所下降,同时雨水也对地面起到了一定的保温效果,使得室内气温不至于过热。,3. 工业活动和交通:南京市经济发达,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规模较大,空调等设施完善,通风条件较好,使得市中心区域气温较为稳定,南京市城市化进程较快,高楼林立,夏季高温对地面散热速度加快,有利于降低室温。,4. 其他因素:从整体气候看,南京的气候变化较为平稳,近年来不存在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酷暑、严寒、台风等,这有助于维持其气温相对稳定的状况。,南京当前的高温特点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降水、工业活动、城市发展以及气象条件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近半年的天气预报表明,南京的最高气温并没有达到35℃,而是远低于西安和郑州的平均值,三座城市与我有着密切的关系:郑州是我祖籍地,南京则是我的岳父家庭所在地,而我现今生活于西安,对于西安而言,今年的天气异常,平均气温一直维持在30℃左右,仿佛春天的脚步始终未曾离去,即使五月已逝,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季仍未真正到来,或许有些西安朋友对其有些不满:热得让人难以忍受却又还说不错?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和郑州进行比较,今年的龙王似乎忘记了河南省的人民,让土地饱受了严重的旱情,每天都是一片阳光普照,偶有乌云飘来,却只是一点雨水落下,恰如诗句所描绘的:“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公啊,请不要再戏弄河南的人民了,痛痛快快地下一场雨吧!
过去人们常将南京列为四大火炉之一,但实际上近年来,南京的夏天相对容易度过,与重庆、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持续高温、黏糊难受的湿热相比,南京的高温更像北方那种干燥炎热的气候,只要不在烈日下暴露,就能明显感到凉爽许多。
西安的炎热则与两个高压带的影响密切相关,一个像是锅盖,另一个更像是加热棒,全国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均受到大天气气候环境与系统影响的,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副热带高压,这个听起来颇为厉害的天气系统,到底是什么呢?
副热带高压的全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简称为“副高”,它像一个椭圆形的高压区域,其内部气流以下沉为主,常常带来晴朗的天气,当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导致该地区的高温干旱。
副热带高压的西部偏南气流能从海面上带来充足的水汽,并将其输送到锋区的低层,在副高的西到北侧边缘地区会形成一个暖湿气输送带,源源不断地为副高的北侧锋区输送高温高湿的气流,而西安恰好位于“副高”的西北侧,因此接收到这些高温高湿的气流。
换句话说,副热带高压就像是一个笼罩在我们头顶的大锅盖,它控制着暖湿气流在这个区域内的活动,使得温度自然升高,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除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安周边对流层上部有时还会受到“青藏高压”的控制,青藏高压同样也是一项夏季的热力性高压,当它控制西安时,会导致城市基础温度升高且升温迅速。
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安正好处于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的共同影响区域,时而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时而受到青藏高压的影响,当这两个高压系统连通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西安周边的气温升高得更为明显,形象地说,青藏高压就像是一个加热棒,为副热带高压这个大锅盖增添了更多的火力。
近半年以来的南京、西安以及郑州等地的天气状况,让我们意识到夏季虽热,但南京、西安的气候条件却与其之比相当温和,尤其是在省会城市南京,不仅远离酷暑,而且温度适中,有助于市民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要注意到,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的存在,仍会对特定地区造成高温干旱的影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未来,期待这些国家和地区加强气象预警及应对措施,及时有效地降低高温干旱带来的影响,确保民众生活与工作得以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