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病虫害图片及防治措施?
-
芋污斑病 芋污斑病,因其外观似污渍状而得名,为害叶片,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呈暗褐色,潮湿时病斑处隐约可见的暗褐色霉层,其发病初期多在叶片正面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后渐变为淡褐色,叶背也会呈淡黄褐色,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病,逐渐蔓延至新叶。
防治方法: a)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氢氧化铜、醚菌酯、春雷·王铜、苯甲·嘧菌酯等药剂,若病害严重时,建议用醚菌酯+烯酰吗啉进行喷雾,可加入洗衣粉、有机硅或高脂膜等增加展着力,注意均匀喷雾,植株旺长的田块,在防治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溶液。
b) 植株旺长的田块,在防治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溶液(使用浓度约0.5%-1%)。
-
芋头软腐病 主要危害叶片,使叶片出现黄褐色或褐色斑点,圆形,并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病斑,并在轮纹上产生白色稀薄的霉状物,严重时会危害叶柄和根部,使叶柄变黄或凋萎,根和球茎腐烂。
防治方法: a) 对病株以农用链霉素药剂进行喷雾,严重时可用链霉素药剂浇灌根部,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也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喷一次,共喷施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b) 采取轮作方法,将非马铃薯、番茄、魔芋等3年以上轮作,从而减少病害发生源。
-
芋螨 芋头在整个生长期内虫害发生率较低,所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芋螨、红蜘蛛等,如发生虫害,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如阿维菌素、阿维白螨锐等较为安全的药剂。
防治方法: a) 对病株以农用链霉素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严重时可用链霉素药剂浇灌根部,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也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喷一次,共喷施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b) 移植健康球茎留种,加强除草、松土工作,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害虫滋生条件,有助于芋头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
-
芋干腐病 芋干腐病为害球茎,轻病株症状不明显,只生长慢,老叶黄枯,重病株生长不良、叶片小,茎叶倒伏,秋季提前枯黄,剥皮球茎,皮层变红,切剖轻者中心部红色小斑点,重者全面变红色或红褐色,以至海绵状干腐,或中空。
防治方法: a) 实行非马铃薯、番茄、魔芋等3年以上轮作,从无病区调种芋,种芋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泡30分钟,稍阴干后直接播种,高畦育苗,畦面铺稻草、麦秆等以降低地温,发现病株拔除。
b) 在发病初期(病态性枯黄等),应适当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除菌。
-
芋头病毒病 病叶沿叶脉出现褪绿黄点,扩展后呈黄绿相间的花叶,严重的植株矮化,新叶除上症状外,还常出现羽毛状黄绿色斑纹或叶片扭曲畸形,严重株有时维管束呈淡褐色,分蘖少,球茎退化变小。
防治方法: a) 发现病株时,应及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如叶面宝或0.1%~0.2%磷酸二氢钾等)加0.1%硫酸亚铁,5天一次,连续2次。
b) 使用福星乳油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防治病毒病。
防治措施适用于不同的芋头疾病,包括芋污斑病、芋头软腐病、芋螨、芋干腐病和芋头病毒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比例和药剂种类,以确保防治效果最佳,在应对不同阶段病虫害的症状时,可以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程度,适时调整防治方案,以达到减少损失、改善品质和保证产量的目的,注意,农业生产过程应遵循科学管理、适度使用农药的原则,避免对环境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对防治疾病的意识和技能,共同维护优良的芋头生产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