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君威全国普遍降价3.5万,以价换量的背后,这款车值得买吗?
别克君威近期的价格普降到底说明了什么?通用汽车旗下的这个品牌,选择了以价换量的策略,这是否值得?让我们深入解析。
提到通用汽车,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价",无论是雪佛兰还是别克,量产车的价格总是在不断下调,动辄下降好几万元,为什么这两个品牌总要以价换量,是车辆品质不够,还是品牌价值不够高呢?其实都不是。
以雪佛兰迈锐宝XL为参考来看,其1.5T+9AT组合表现如何?百公里加速10秒的速度确实有些一般,但在同级合资轿车中,这并非个别现象,9AT变速箱虽然换挡顿挫感依然存在,但即便是以平顺著称的无级变速器也不例外,考虑到起售价接近10万,在预算相同的情况下,与速腾、轩逸、卡罗拉等同级车型相比,迈锐宝XL的产品力更为强劲。
其2.T+9AT版本的起售价跌破15万,与凯迪拉克XT6的两驱版本配置一模一样,智能变缸系统加上7.秒破百的表现,在合资轿车中堪称佼佼者。
迈锐宝XL的性价比为何会持续下探?原因在于要为别克腾出生存空间。
别克汽车在美国本土S场的表现非常疲弱,这是一个超级冷门品牌,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美系品牌,这个品牌之所以失败,主要归因于没有美国S场流行的车型支持,皮卡和高端越野车是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明星车型,而别克的轿车和SUV却充斥着欧系车的特点,定位不明确,技术水平也略显平淡,这在美国S场难以获得成功。
为了挽救别克,通用汽车将其重心转移至中国S场,别克君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S场的强劲需求,这个战略看似明智,但也让人不禁思考:通用汽车是否预料到了中国S场的崛起?
最终雪佛兰不得不为别克让道,调整自身定位,即便是同平台的君威,也要比迈锐宝XL贵,昂科威、昂科旗等车型也要比探界者和开拓者贵,然而单纯依靠"楞贵"难以改善品牌形象,因此需要另辟蹊径:通过制造性价比感,引导消费者产生"占到便宜"的错觉,制定一个较高的指导价,然后提供大幅度的优惠,即便价格略高于雪佛兰,在雪佛兰价格大幅下探的背景下,别克的车似乎也显得更保值一些。
这就是别克车价格下探幅度的原因之一,但这仅仅是"之一"。
通用旗下还有凯迪拉克这个高端豪华品牌,虽然在2004年进入中国S场,但作为后来者,与德系和日系中高端车品牌形成了激烈竞争,想要打开S场就只能拼实力,也就是"以价换量",这个模式虽然不够理想,但却是通用汽车唯一的选择,德系和日系车品牌效应几乎到难以撼动的程度,直到2017年公务用车不再允许采购外国品牌汽车才算结束,而凯迪拉克的品牌定位决定了它无法进入这块S场,只能面对个人用户S场,最终通用汽车的三个品牌都被迫开始"以价换量",但现在看来这并不是错。
凯迪拉克价格下探压缩了别克、别克价格下探压缩了雪佛兰,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合理的价格让通用汽车的销量不断提升,德系和日系车最终失去了特殊的品牌标签,回到了与通用汽车相同的竞技场上,一旦失去品牌光环,消费者会变得理性,这时通用汽车就有了翻盘的机会。
通用汽车的"以价换量"模式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长远规划,即便是通用汽车也没有想到国产汽车的进步会如此神速,随着中国汽车S场的蓬勃发展,当转机来临时,又要面对"带电的自主品牌"的挑战。
别克君威:国产车吗?看车架号是L开头的,就是国产的,别克系列中,基本都是国产的,只有昂克雷有进口车(数字开头),现在所有车子基本都是国产的,只不过品牌和一些关键技术不是中国的,区分国产和进口车的关键在于车架号(也叫WIN码),第一位是L的就是国产的,数字开头的就是进口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