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的“鬼节”有哪些?中元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区分?
中国民俗的“鬼节”有哪些?中元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区分?
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传统节日里祭祖的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三个节日,合称为"三大鬼节"。
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而中元节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此外,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好像很多!凡烧纸钱的节气都应算鬼节。清明以扫墓活动进行,是在春天,一阳复始,天要慢慢热了,万物复苏之时。因为有一个国王烧山找贤臣出山,为孝老母不肯做官的贤臣却被烧死在树上的故事,使这个节日又有了家国情怀的哀伤情调。在这一节日,我国也缅怀先烈。不知别国缅怀不?现在,清明节日益受重视,成了亲戚、宗亲团聚的节日,大有取代春节的势头。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天要冷了,给亡故亲人准备衣服以御寒为主。为表示尊重,自然要联带出问候,关心,想念之类尊崇行为,名曰祭祀亡故亲人。
在我的家乡,民间流传着只有每年阴历的七月十五(七月半)属鬼节,也就是七月半开鬼門关,所有亡灵都可以出来自由活动,所以各家各户都有人在十二日开始可以为逝者烧纸钱,或香纸编烛让亡灵从西方其乐世界来人间检纸钱受用,一般闹得最凶的是,鬼闹十七八二天,到了十九日鬼門关将被关闭,也就是这一个星期是中元大会之期,也就是鬼节。每年的三月清明是悼念逝去的亲人,祀祠亡灵,让他们在“天堂”安息吧,清明节,与七月半,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二个民间节日,七月半也可以说是民间传承下来的迷信活动,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民族文化!
清明节,以扫墓为主,是回来看看亲人的墓,长年日久,杂草丛生 需要后代子孙去搭理,如果坟头压纸,在农村,普遍认为,这家有后,也就有人,如果坟吗有人压纸,说明这家人 绝后,就是,没有亲人,没有子孙后代,儿女,
七月十五,都是以祭奠为主,也是一年一个大的祭祀活动,只所以叫鬼节,就好比人间过春节,对亡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一年才有一次,
十月初一,老百姓叫十月一,虽然也是一个上坟,祭祀的日子,相比,前两个,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只是简单的祭祀一下,

清明节 祭祖扫墓,也叫“做清明”,家家行动,在外地的人只要能回家的一定会赶回家,近几年特盛,时兴插“清明花”(纸或塑料制作)。时间限于节前三天,节后四天,逢“隔”回避;死者的第一个清明必须提前做。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清明前为已故长者立碑。旧时女儿女婿外甥外孙名字不上墓碑,现在一般都会刻上。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 ,通称七月半,家家烧包袱,就是把纸钱包着,写上已故亲人和自己的名和姓,然后烧掉,时间是十六日前几天。
中国的传统鬼节有三个,指的是清明节、盂兰盆节(中元节)、寒衣节。
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
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此词条将详细介绍中外各个鬼节的起源文化等内容。
【清明节】
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1] 大都在冬至[2] 后的第108天(即三月初一前后)。
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蹴鞠、打马球、射柳、蚕花会(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 主要在南方)。
清明祭扫坟茔和丧葬礼俗有关。据载,我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因此无从祭扫。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祭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后汉书?明帝记》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皇帝几乎是逢节便祭,一般官吏和普通百姓没那么多时间和金钱,便逐渐定格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届时,官府允许官吏请假祭扫,民间也“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吏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坟。”到了唐代,祭扫之举已将寒食、清明合二而一了,时值春暖花开,可以挑担载酒,热热闹闹去上坟,清明不但是祭祀的鬼节,也成了踏青游乐的日子。从世俗的观点看,这两个鬼节的设置也恰到好处。
【中元节】
中元(七月十五)又称盂兰盆节,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府之门,也是地府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寒衣节】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也称“寒衣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的习俗。


清明节放假安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22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4月3日(星期日)至4月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请广大S民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节日期间注意安全,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度过一个文明、平安的节日假期。
1 清明节放假期间为4月3日至4月5日,共3天。
2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扫先人的重要日子,放假安排是为了方便人们祭扫和缅怀先人。
3 在放假期间,大家可以回家团聚,也可以外出旅游,但同时需要注意疫情防控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2022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4月3日至4月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正常上班,节假日期间,各地及各单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值守和安全,保卫,防火,防盗,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的,要第一时间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事件不扩大,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
2023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今年清明节是周三,4月5日放假,共1天,没有调休。今年清明节放假1天,所以高速免费的时间也只有4月5日当天,具体时间为4月5日0:00-4月5日24:00。
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5日当天一天,不调休。
清明节当天加班是有三薪的。根据国家规定,清明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在清明节当天放假一天,可以与周末进行调休。因此在清明节当天单位安排加班的,是需要支付劳动者不低于日工资三倍的加班报酬,并且不得以补休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