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大多知道“万圣节”,却很少知道“寒衣节”?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大多知道“万圣节”,却很少知道“寒衣节”?
个人并不偏向把两个节日放在一起讨论,因为虽然都叫“鬼节”,却是毫不相关。过不过一个节日并不影响过不过另一个节日。
先说万圣节,因为其快乐的氛围吸引了年轻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不影响他人(比如过于惊悚的装饰引起恐慌等),个人是不反对的。心智正常的人只是感受快乐氛围和多元文化,并不可能上升到政治层面。至于说过个洋节就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等,则纯属毫无依据的无稽之谈。
再说寒衣节,这是祭祖的节日。年轻人群体在外地的比例高,不在老家,就难以很好地进行民俗活动,比如住校的学生没办法烧纸钱。另外,一些地方本来就没有过这个节日的习惯,比如福建,过的是中元节。
所以,复兴传统节日应该在传统节日自身上下功夫。传统节日淡化有很多原因,但只是不分青红皂白归咎于毫不相关的洋节,是不负责任的。
寒衣节和中元节的区别?
1、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它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2、中元节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1、时间不同。寒衣节的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中元节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十五。
2、文化风俗不同。寒衣节又叫十月朝、冥阴节,起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人们会在这天加衣避寒,并给父母和爱人送可以御寒的衣物。中元节又叫七月半、盂兰盆节,是民间祭拜先祖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杀鸭子、放河灯,犒赏自己一直以来的辛勤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