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记录应该有些什么内容?
思想和行为检查 安全检查首先要从思想和行为入手,检查内容包括:
- 检查劳动者是否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否存在轻视安全、安全与生产对立、冒险作风、消极悲观等不良思想。
- 查处违反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确保全体员工在思想上、行为上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现场隐患排查 现场检查是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的关键环节,检查内容包括:
- 检查作业场所的建筑安全、通道畅通情况。
- 检查设备状态:机器设备是否完好、零部件存放是否规范、电气设施是否安全等。
- 检查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情况。
- 检查照明、通风、排气等安全设施。
- 检查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 检查设备老化、损坏情况。
- 检查是否存在违章搭建、擅自改变设备设施等违规行为。
- 检查劳动条件:是否有足够的通风、照明、通道等。
- 检查是否有未按规范作业的行为。
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检查
- 检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贯彻情况。
- 检查员工的安全培训情况。
- 检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 检查安全知识普及情况。
专业性和针对性检查
- 根据各工种的特点,开展针对性检查。
- 开展季节性、时间性、专项性检查,针对事故多发季节、时间段进行重点检查。
领导责任检查
- 检查企业是否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
- 检查领导班子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 检查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 检查劳动保护制度的健全程度。
- 检查安全管理投入和成效。
互相检查
- 建立互查机制,强化互查责任。
- 组织劳动者自查,促进行业安全。
- 组织部门间、区域间、企业间的互相检查。
- 建立不合格品、隐患台账,为下次检查提供依据。
整改落实
- 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
- 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 定期复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 建立隐患预警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记录要求
- 检查记录要真实、详尽、准确。
- 记录要包含检查时间、地点、内容、发现问题、整改措施等。
- 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结果书面记录,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拒绝签字的由检查人员记录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