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音效,音色,他们各有什么区别呢?
音响、音效、音色,这三个词汇看似相似,实则各有不同,让我们一一揭开这三个专业名词的神秘面纱。
音响,音效,音色,不妨一一道来,先说音响,大家应该都能明白,这就是音乐的播放系统,无论是车载音响、舞台音响,还是广播音响,它们都是一套声音播放的硬件体系,音响的核心功能就是传递声音,再说音效,顾名思义是指声音效果,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这个词可能已经深入他们的耳中,玩电吉他离不开效果器,想要"娃娃音",就要依靠效果器的加持,现在流行的直播中,通过软件可以插入鼓掌声、欢呼声、口哨声、尖叫声等,这些都属于音效范畴,最后说音色,声音本来是没有形象的,你看不见声音,也摸不着声音,但声音依然具有独特的个性,就像男人的声音和女人的声音迥异,萨克斯和吉他的声音也截然不同,借用"色"这个词来形容声音,就能表达声音的独特性,音色简单来说,就是声音的样子,大家常说的"烟酒嗓",就是指这种独特的沙哑音色。

这三个词所指的内容,完全都不是一类的内容,彼此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只要理解准确的名字定义,就能清楚它们各自代表什么。
音响是一个实物名词,也可以是一个描述性质名词,它指的是声音播放输出设备的统称,包括音箱、喇叭、扬声器等实实在在的物品,从硬件设备来看,音响系统由功放、均衡器、解码器、音箱等多个部分组成,都是客观存在的物品。
狭义地理解"音响",也可以指声音的响度,即"音响程度",简单来说就是声音的听觉大小。
音效是一个形式概念,是指叠加到原始声音上的、装饰性的声音,比如混响、延时、合唱等调制效果,或者通过电路或数字方式改变声音的性质,从而得到另一种声音,例如失真、过载、均衡调节等。
音色是一个描述性质名词,指声音的特性,它主要体现在频率的响度分配方式或均衡样式,或者是频率变化的样式,从音乐表演或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音色就是声音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声音以及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往往由音色决定,音乐制作中,通过调音台对原声音进行调制,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使其更具表现力。
在舞台演出中,音响是支撑演出基础的硬件系统,最基本的组合包括话筒、调音台、功放器、台口音箱等,是音响师的工作范畴,音效则是指演出过程中的效果声音,如配乐音效、卡通搞笑音效,由音效师完成,起到活跃现场气氛的作用,观众在演出中听到的声音的音效和音色,都需要由音效师、乐手、歌手等完成✅……,由音响部分的音响师汇总推送或关闭。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除了舞台演出的音响音效音色外,还有家庭音响系统的音效音色,比如环绕立体声、单声道、剧场电声等菜单选项属于音效,gz低音调制出的声音色彩,也属于音色,无论是录音棚的音响音效音色,还是手机、电脑、广播电视电影的音响音效音色,都是专业领域中的常见内容。
关于音质的概念,"音质"一词使用更为广泛,除了在器乐演奏中使用外,还广泛应用于音响、演奏厅建设等领域。"音质"常用于描述声音的质量,是指声音信号传输和处理后保真度的程度,即使是不能发声或不具备乐音传递功能的事物,我们也会使用"音质"一词。
"音色"一词的使用则多出现在音乐表演或音乐教育领域,在音乐表演中,人们常用"音色"来描述乐器或人声的独特特征,每个人的声音以及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往往由音色决定,音乐制作中,通过调音台对原声音进行调制,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使其更具表现力。
从专业知识层面来看,声音的类别特点不同,音质要求也不一样,语音音质的保真度主要体现在清晰、不失真、再现平面声象;乐音的保真度要求较高,营造空间声象则主要体现在用多声道模拟立体环绕声或虚拟双声道3D环绕声等方法,再现原来声源的一切声象。
音乐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主要包括高音、中音、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则主要分为弦乐器和管乐器,以及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
无论是舞台演出、家庭娱乐还是专业录音棚,音响、音效、音色的运用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哪个领域,这三个词所指的内容都各不相同,彼此之间也没有可比性。

十部顶级音效电影?
-
《魔兽世界》 这部投入了1亿刀的IP神戏已经上映一段时间了,还是非常建议大家都能去电影院看看。
-
《叶问3》 这部电影的音轨也是采用DTS最新的DTS:X环绕声格式打造,推荐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它是首部采用这项技术的华语动作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