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码极客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什么意思?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什么意思?

wolekan 04-10 10次浏览 0条评论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什么意思?

在清澈的水潭旁手拿三尺长的竹如意,宴席的上方松盖如伞。表达一种淡然处之 超然物外 有竹有松就好像是有朋友一样的乐呵。

清潭三尺竹如意,出自宋•汪藻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 其二》:“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表达一种淡然处之,超然物外;有竹有松就好像是有朋友一样的乐呵。

《西游记》中黄狮精盗取师兄弟兵器后,为什么只举办钉耙宴?如意金箍棒不如九齿钉耙吗?

话说在《西游记》中,有一个故事就是黄狮精看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三件兵器霞光万道、瑞气罩地。不禁爱心一动,弄起一股风来,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准备开一个”钉耙宴“。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不叫”金棒宴“或者”神杖宴“,偏偏命名为”钉耙宴“呢?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什么意思?


这点咱们就要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件事了。

一、从重量来看:

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什么意思?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则是:我的耙没多重,一藏之数细看清,连柄五千零四十八斤。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什么意思?

沙和尚的宝杖也和猪八戒的钉耙一样,都是五千零四十八斤。

如果说要让收废品的选,肯定会看上孙悟空的金箍棒。这是为什么呢?即使我不说,你也懂的!


二、从外观来看:

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就是一根轻巧无比的棒子。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让孙悟空误认为是做园工筑地种菜的耙子。

沙和尚的降妖宝杖则让猪八戒误认为是一根”哭丧杖“

要从选秀的来选,肯定会选孙悟空的金箍棒。这是为什么呢?颜值高呗,能吸引观众眼球。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呢?


但是《西游记》中,那黄狮精偏偏就没看上”金箍棒“,以至于开个宴会庆祝也叫做”钉耙宴“而不叫”金箍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黄狮精从根上讲他就是一”下里巴人,压根就“不识货”?还是另有原因呢?

一、从家世上看。

那黄狮精根本就不是一个“下里巴人”。要严格地讲,他可以算得上是“富二代”了。为呢?他的祖爷爷可是号称“九灵元圣”的九头狮子。可以说得上是为妖的世家了!

二、从人脉上看。

那黄狮精除了有号称“九灵元圣”的九头狮子做靠山外,还有猱狮、狻猊、白泽、雪狮、伏狸、抟象等几个狮子王。

可以说以黄狮精多年做高端妖的眼光,根本就不会看走了眼,可以为何偏偏看重那把“钉耙”呢?


这样咱们就得从兵器的来历上看了。

一、孙悟空的金箍棒:”鸿蒙初判陶镕铁,大禹神人亲所设。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流落东洋镇海阙......棒名如意号金箍,天上人间称一绝,或粗或细能生灭......混沌仙传到至今,原来不是凡间铁。“

二、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此是锻炼神冰铁,琢磨成工光皎洁。老君自已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悄。五言五帝用心机,六丁六甲费周折。造成九齿玉垂牙,铸就双环金坠叶。身妆六曜排五星,体按四时依八节。名为上宝逊金耙,进与玉皇镇丹阙......”

三、沙和尚的降妖宝杖: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宵能伏怪......养成灵性一神兵,任意纵横游海外。

从这三个人的自述看,不得不佩服黄狮精的眼力,如此将三样兵器摆了一下家谱,猪八戒的钉耙无论是从资历上讲,还是从来历上看。都是一等一的宝贝。


要说兵器厉害,咱们不否认是如意金箍棒最厉害。俗话不是也讲:”一力降十会“吗?那一万三千多斤的家伙会砸下来,谁都不会好受了。

但是要是将宝贝分个三六九等的话,九齿钉耙还真得在这三件宝贝里拔个头筹。故此黄狮精认识或者是知道这三件宝贝的来历,这才将庆功宴命名为”钉耙宴“的缘故。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团路经玉华国,仨高徒好为人师,班弄神通,结果被黄狮精摄走了各自吃饭的家伙——如意金箍棒、九齿钉钯和降魔仗。黄狮精欣喜若狂,高兴得不得了,要办一个宝贝展览会,起名叫做钉耙会,还特意请了祖翁九头狮子精。

作为一个合格的西游记迷,我们当然知道这三样宝贝的排名次序,无论是论来头还是论神通,这含金量最高的无疑是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了,八戒的九齿钉耙和沙和尚的降魔杖肯定要差个档次,可是,为什么这黄狮精非要排除掉威名赫赫的金箍棒而去选择九齿钉耙来做宴会名字呢?难道他是个勤恳的农夫,想靠钉耙来养活豹头山虎头洞里的一家老小吗?显然不是,这就奇哉怪也,莫名其妙,无厘头了。

这当然不是黄狮精他不识货,而实际是他背后的高人——狮子精们的老爷爷九灵元圣安排布控的,在九灵元圣看来,取名钉耙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是他深思熟虑、考虑再三之后的决定。九头狮子精也是个得道的神圣,一个狮子吼,上动三圣,下彻九幽,有神奇的预见过去未来之事,这是他权衡利弊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九灵元圣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暗中指使孙儿黄狮精拿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来冠名宴席呢?他不用孙悟空的金箍棒,究竟又在忌惮些什么呢?一个小小的钉耙宴,实际映射了当时诸天神佛、特别是天庭的权力格局构架,各种神仙大佬微妙的制衡关系,以及对西天取经和孙猴子的终极考验中的似是而非的不同态度。

长公子你拉这么一张大虎皮,有道理吗?亲,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拭目以待:

第一、项庄舞剑,宴无好宴:《西游记》里的钉耙宴与各种宴会的实际意义与终极指向——神佛界的权利制衡、同舟同济与诛心降猴。

钉耙宴,好么,名字不错,这黄狮精也真是个人才,怎么说也比棒子宴要文雅得多,哈哈哈!九灵元圣作为实际操刀手,他的目的当然大家也都很清楚,就是奉了主人太乙救苦天尊的法旨,给唐僧取经团和孙猴子点颜色看看,凑一难,磨炼妖猴的性情,最终使得美猴王彻底被降伏,皈依佛法和正途,大家一起都成为一个游戏规则之下的人。

《西游记》里有很多宴席大会,凑到一块也很有意思,真是万变不离其宗,逗趣得很,亲,你且随本公子一起来回顾一下:

(一)斜月三星洞烂桃山:美猴王孙悟空与菩提祖师的相得益彰和狂欢。

严格来说,这当然算不上名正言顺的一次宴席,聚会的名头倒是坐实了的。

美猴王拜师菩提祖师,十年时间,实际也只听了老师两场说法,加上个开小灶的夜自习补习班。

那么,孙猴子为什么就那么厉害呢?能够大闹天宫?

原来,真正的秘密在这里,除了菩提祖师给的秘诀和地煞七十二般变化以及筋斗云,美猴王在老师这里吃了整整七年、七次“烂桃”。这烂桃山的桃子可真不一般,看来并不比瑶池王母蟠桃园里的蟠桃差哪里,而且是无限量的——菩提祖师太顽皮了,这不是破坏规矩嘛!

菩提祖师隆重推出了指点了个把时辰的高徒孙悟空,去大闹天宫,挑衅各方大佬认可的游戏规则。

(二)瑶池王母的蟠桃宴:天庭的恩赐与拉拢,孙猴子打破规则。

美猴王被招安,一做弼马温,二次就做了齐天大圣,与玉帝齐肩了,可是,实际还是个看守蟠桃园的差役,而且,光有虚名头,干活儿没薪水。

王母瑶池开蟠桃宴,这是惯例,封赏众仙官和神佛界友好。没有齐天大圣这么牛气的大官,美猴王闹了蟠桃宴,大闹天宫,这宴会是彻底黄了。

(三)安天大会:如来镇压孙猴子。

亲,你来看,真是没有白吃的宴席啊!西天如来佛祖亲自来天庭效力玉帝,才得到怎么个安天大会,各种美食佳肴,龙肝凤髓,玉液琼浆,又是各种小仙献宝,当然,也少不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虽然小了点,那也是仙界极品啊!

(四)兰盆会:安排取经事宜,诛心美猴王。

安天大会回来,如来先是跟同事们炫耀了一番玉帝的盛情款待,然后,安排了下一步动作,指示观音菩萨去东土大唐寻访取经人。这是对天下第一妖猴孙悟空的一种终极考验和彻底征服。

(五)水陆大会:唐王李世民心悦诚服,配合取经使命。

唐王九幽走了一遭,立马答应了观音菩萨的要求,派遣唐僧金蝉子西天求取三藏真经。

(六)孟兰会:橄榄枝与友情配合。

地仙之祖镇元子在灵山孟兰会上与金蝉子结缘,金蝉子给他倒了一杯茶水。

这个大会就是如来所说的兰盆会,镇元子是列席的尊贵的嘉宾。显然,单单金蝉子的面子是不够大的,不足以使得镇元子一下给两个人参果吃,面子来自于如来,也是交流过,共同探讨对付孙猴子的。

(七)人参果会:因祸得福,你好我好大家好。

孙悟空出手狠辣,又是偷吃,又是推倒人参果树。镇元子点到为止,笑而不语,这实在是给如来个面子,不关他镇元子什么大事。最后,观音菩萨出来收场,救活果树。表演结束,大家满意,镇元子既不得罪如来,也没得罪孙猴子和菩提祖师,你好我好大家好。高,实在是高。

(八)佛衣会:观音菩萨的首秀。

唐僧取经团第一次真正遇到妖怪,就是观音禅院附近山里的黑熊精,拿了唐长老的锦襕袈裟做佛衣会。

观音菩萨果断出手,拿回袈裟,还收服了黑熊精,做了守山大神。真是一举两得,苦的不过是美猴王啊!

这次是钉耙宴,如出一撤。

亲,你且来看,这各种宴会串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由头是美猴王,终极指向也是孙悟空。八戒和沙僧那是妥妥的陪练角色,金蝉子是来坐顺风车的。

美猴王也很快明白了,你们各方大佬是在戏耍俺老孙啊!得,越往后,这美猴王的招数就成了一哭、二闹、三上吊了,逗逗猫狗,然后找人找关系摆平。

第二、张家天下李家党:美猴王是太上老君死命要保的神圣,太乙救苦天尊也惹不起。

(一)各方大佬对孙悟空的不同立场和解决方案:

玉帝对孙悟空的态度是三个字:很讨厌。规则破坏者,太招人嫌了,屡屡打玉帝的脸面。

如来的态度是:确实讨厌,但是,这猴子看起来资质不错,我愿意接受管教。

太上老君的态度则是:整体规则不能动,这是根本,但是呢,我看孙悟空搅搅局也没什么不好,某些人太安逸了,给点教训也没什么不好。玩玩闹闹,无伤大雅,最终还是老子我出手来协调,老人家我可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保猴子,见机行事,反正,区区一个石猴,翻不了天。

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不同的态度呢?我们接着看:

(二)天庭秩序下的虚与实:张家天下由李家来管着,虚实之争。

我们来简单看下天庭的整体组织架构,便一目了然了:

李唐时代,历代唐王都尊奉老子李耳为始祖,老子就是太上老君,是《西游记》中三清之首,元始天尊则是女皇武则天给推起来的,座次很明显,太上老君无疑就是整个天庭的总顾问,老领导。

玉帝姓张,《西游记》里孙悟空有说到。他上头是太上老君,下面直接对接的就是太白金星李长庚,也是李姓。而,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李长庚则有师徒的名分,太白金星是老子点化得道的。

天庭要有什么大事,那必须是要跟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商量的,一个上命,一个下达,简直是天衣无缝。

天庭的总兵统领是托塔天王李靖和哪吒父子,一个镇殿大天王,一个三坛海会大神,能调动天庭海陆空三军。十万天兵天将都拿不下孙猴子,老李家真的那么弱吗?细思极恐。

中间奉命传达外事的,则是四大天师,以张天师为尊。张道陵虽然姓张,他可是拿老子《道德经》来注释证道的,自认为也是太上老君的门生。

所以你看,这就是天庭的实际情况,李老君无疑是妥妥的掌教人,而张玉帝则是台面上的“共主”,老子天道的执行者。这也是符合分封制的实际原则的,天庭就是昊天上帝靠封神大战剪商扶周起手的,自然也沿袭了周王朝那一套分封制手法。

(三)太乙救苦天尊的天庭尴尬身份和巧妙周旋。

太乙救苦天尊就是东极青华大帝,他和南极长生大帝两人一起,是玉帝身边的左膀右臂,他可以超度往生之苦,遴选合格的得道成仙者,有点类似西方教的接引佛的意思。法力很大,权力也巨大无比。

我们来看,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太乙救苦天尊和北极四圣特别是荡魔祖师真武大帝有大范围的重复管理关系,存在既是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

太乙救苦天尊化身为十天尊,其中某一个分身化成了十殿阎罗,掌管地府。

而北极四圣中的真武大帝,作为九天荡魔祖师,也掌管九幽,特别是吴承恩所处的明代,真武大帝已经远远超出了北极四圣的范围,基本就等同于紫微大帝,可以和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平起平坐了。

虽然太乙救苦天尊是当时天庭玉帝的左右臂膀,实力也很强大,但是,他必须要考虑到整个天庭的大格局,最终一锤定音的不一定是玉帝,而实际很可能是太上老君。真武大帝是元始天尊点化的,属于元始天尊的门下弟子,这样看来,老子、原始和玉帝,如此微妙的关系,再加上他和真武大帝的合作竞争关系,他就必然要考虑到给太上老君大大的面子,孙悟空是太上老君死保的人,又是给仙丹吃,又是炉子里给炼钢筋铁骨和火眼金睛,太白金星又配合演戏,对猴子那是厚爱有加,宠爱的不得了。这门道他自然看得出来,所以,太乙救苦天尊断然不会得罪太上老君,也不会叫九灵元圣去拿孙猴子的金箍棒开什么棒子大会了。

第三、为什么会是钉耙会,而不是金箍棒会?太乙救苦天尊的“博弈”与选择。

太乙救苦天尊叫九灵元圣开这个钉耙会,拿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来完任务,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首先,金箍棒的主人孙悟空是太上老君以及如来佛祖都十分重视的对象,猪八戒和沙和尚不过就是个陪练的角色,金蝉子唐僧更是来搭便车的。

太乙救苦天尊犯不上去叫板顶级的大佬们,得给面子。

(二)其次,九齿钉钯的主人猪八戒,天蓬元帅,作为天庭的北极四圣核心成员,跟真武大帝一样,都跟太乙救苦天尊有某种竞争关系,暗地里较劲。

而且这个时候的天蓬元帅职务实际已经由北极四圣的首席变成了打下手的,被不断边缘化了。

何况,天蓬元帅已经遭到了天罚,被贬到凡间了,没有太多顾及和忌惮。

(三)老猪怎么说都是玉帝的人,可是孙猴子背后有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啊!靠山更大。二选一,柿子捡软的捏。

(四)拿捏的分量刚刚好。三件宝贝,金箍棒和九齿钉耙都是老君亲手打造,降魔杖则是鲁班做的。

太乙救苦天尊也是有意思,他还真用了一番功夫来选择。

齐天大圣孙悟空是太上老君死保的神圣,金箍棒是他的拿手好戏;卷帘大将曾经是玉帝的贴身保镖,信得过的人,降魔杵是玉帝叫鲁班大师打造给老沙用的。这直接动手,哪个也不好直接得罪啊!

好么,就你天蓬元帅的九齿钉耙了,九齿钉耙也是太上老君亲手打造之物,又被玉帝赐给老猪用了,这样的话,拿九齿钉耙出来做钉耙会,就属于一种权衡术了,明面上,太乙救苦天尊都给了李老君和玉帝面子,属于不偏不倚,大家都好接受;而实际呢,他既为自己在职场上争得对对手的一份先手机会,又选择了跟随李老君老领导的步伐。

九灵元圣领命下界三日,主人太乙救苦天尊肯定是特意嘱咐过他,这不过就是演个戏,凑个数,给各方大领导看的,不用太认真——关键,不要彻底得罪美猴王孙悟空。

所以你看,下界的九灵元圣九头狮子精就跟子孙们交代了,老猪和老沙不足为虑,关键要关照这个孙猴子,他的如意金箍棒,拿走就可以了,没必要以炫耀的行事过度刺激到孙悟空,特别是他背后的大佬们。其实,就是对天蓬元帅猪八戒,九灵元圣也是留了情的,并没有要伤他性命的意思,捉住了,交代小的们好生照顾。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九灵元圣真是深得太乙救苦天尊的真传,会做人,会来事儿。演戏而已,得罪人有什么好处?俗话说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嘛!敌人,能不竖还是不要竖的好。

这个九齿钉钯,选得好,钉耙会,名字真不错。

曲终人散。戏演完了,九灵元圣被狮奴牵回了太乙救苦天尊主人那里,美猴王孙悟空和唐僧师徒们又上路了。只是,那孙儿黄狮精和其他六位兄弟都被剥皮抽筋,做了他人的盘中餐——谁叫你没背景没靠山呢!

黄狮精只不过是九灵元圣狮子精的一个孙子辈儿野生精怪而已,他拿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来做钉耙会,而不选择更犀利的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那可都是九灵元圣背后主人太乙救苦天尊的意思。没办法,美猴王背后的大佬实力太强大了,都盖过天了,菩提祖师,太上老君,哪一个他也惹不起,玉帝也是直接顶头上司,他只好做个权衡之计,拿天蓬元帅的九齿钉耙来说事了。能够做到如此周旋,也实属不易,高人。

黄狮精举办钉耙宴主要是因为九齿钉耙很漂亮,但作为武器九齿钉耙是不如金箍棒的。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和孙悟空的金箍棒都是由太上老君打造,要说老君打造这两个兵器的最初目的,钉耙是镇丹阙的,也就是相当于佩剑之类的装饰物;而金箍棒则是兵器。

许多人对金箍棒有个误解,认为它是太上老君专门为大禹治水打造的量测定子,实际上并非如此。

金箍棒身上有“如意金箍棒”这几个字便能看出它原本就是一件兵器,其能大能小,正如棒名,也正是因为此棒能大能小、随心所欲,才被大禹求去治水,并取名“天河定底神珍铁”。

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

金箍棒作为兵器,十分厉害,老龙王曾说它“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

“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

其他神将妖怪对于金箍棒评价也很高。

八戒慌了道:“那个哭丧棒重,擦一擦儿皮塌,挽一挽儿筋伤;若打五下,就是死了。”

揭谛道:“你不知。他有一条如意金箍棒,十分利害:打着的就死,挽着的就伤;磕一磕儿觔断,擦一擦儿皮塌哩。”

二魔道:“你们不曾见他那条铁棒,有万夫不当之勇,我洞中不过有四五百兵,怎禁得他那一棒?”

金箍棒在孙悟空手中其威力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孙悟空能让它大得撑天,能使它以一变万。

再说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这钉耙也是太上老君所打造,一出场时猪八戒确实将它夸得天花乱坠,原本是送给玉帝镇丹阙的,后玉帝将它赐给猪八戒当御节(相当于佩剑之类的饰物),作为身份的象征。

名为上宝沁金钯,进与玉皇镇丹阙。因我修成大罗仙,为吾养就长生客。勅封元帅号天蓬,钦赐钉钯为御节。举起烈焰并毫光,落下猛风飘瑞雪。天曹神将尽皆惊,地府阎罗心胆怯。人间那有这般兵,世上更无此等铁。随身变化可心怀,任意翻腾依口诀。

可见这钉耙本就不是兵器,而是装饰之物。作为饰品,九齿钉耙华丽是肯定的,但作为兵器,尽管猪八戒将它夸得天花乱坠,但它在书中的表现却非常差劲。

比如,猪八戒刚说这钉耙能将铜头铁脑钯到魂消神气泄,但拿着它去筑孙悟空的头却一点也伤害不了。

行者闻言,收了铁棒道:“呆子不要说嘴!老孙把这头伸在那里,你且筑一下儿,看可能魂消气泄?”那怪真个举起钯,着气力筑将来,扑的一下,钻起钯的火光焰焰,更不曾筑动一些儿头皮。唬得他手麻脚软,道声“好头,好头!”

再比如,通天河上猪八戒拿着钉耙去筑冰块却筑不破;拿着钉耙去筑鲤鱼精也就只筑掉了两片鱼鳞……

除此之外,猪八戒的钉耙也多妖怪讽刺为“锄地的耙子”。

那怪道:“你会使这钯,一定是在人家园圃中筑地,把他这钯偷将来也。”

在明清小说中,兵器的重量是与兵器实力相等的,越是实力强的人所用的兵器越重,而金箍棒的重量也远超九齿钉耙,可见作为兵器而言,金箍棒是比九齿钉耙更厉害的。

玉华州黄狮精抢了孙悟空三兄弟的兵器后,举办“钉耙宴”,书中也说的很明白,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钉耙金光闪闪的很漂亮。

八戒笑道:“想是老猪的宝贝霞彩光明,所以买猪羊,治筵席庆贺哩。但如今怎得他来?”

所以,九齿钉耙比金箍棒更好看,但威力是不如金箍棒的。

华为如意宴
速效“解酒药”是否安全可靠? 本田雅阁在日本的售价?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