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手机厂商OV、小米不联合华为用华为的芯片,却要和高通合作?
华为麒麟980发布之后,凭借其六大技术突破,成功摘取多项全球第一的荣誉,相比于苹果发布的A12,尽管苹果的A12在性能上有所领先,但华为麒麟980仍然能够称得上是当今顶尖手机处理器之一,与其他安卓阵营的竞争对手如高通合作,华为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坚守,将芯片发展重心逐渐转向自主研发,旨在打造能够与自家旗舰处理器抗衡的世界顶级手机平台。
华为之所以会选择华为麒麟芯片,是因为早在早期,华为就明确将芯片视为公司的战略储备而非追求短期利润的主要目标,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芯片的研发是为了备不时之需,即能够在别人不为我们供应芯片的情况下,即使略显落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技术实力,以保障国产智能手机不受制于他人,由此,华为开始了自研芯片的研发道路,目的是为了在S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
相较于苹果iPhone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处理器功能,华为通过自主开发芯片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实现硬件与软件的高度融合,从而提升整体手机性能,苹果通过软硬件协同效应实现了其软硬件双通的核心策略,但在CPU领域并未达到华为的高度,无法在处理器性能方面完全超越苹果,华为通过自主研发芯片则不仅确保了硬件的可控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在处理器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使得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手机S场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华为强调麒麟芯片的保密性和独立性,不向第三方公开或出售其核心技术和设备,以保护其在高端芯片S场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忠诚度,这种做法与其长期坚持的技术保密原则相吻合,即便外部手机厂商如小米、OV等在其主营业务范围内加入竞争,华为也能凭借此确保自身手机产品在性能和用户体验上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当前的手机S场环境下,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均依赖于高通进行芯片采购,这无疑加大了华为与这些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压力,小米、OPPO、Vivo等主要竞品亦纷纷推出自家的芯片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S场占有率,在这种情况下,华为深感如果不与高通深度绑定并共享技术研发成果,自身将成为海外S场中的被动竞争者,甚至可能会面临被高通彻底替代的风险。
华为选择与高通合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长期的战略储备:华为确定将芯片作为战略储备项目,能够在技术研发中实现持续投入,为未来的技术升级做好充分准备。
- 提升品牌影响力和S场地位:华为致力于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因此其在芯片研发方面的投入有助于提升公司在S场上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 技术壁垒:华为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自主研发能力,能够将芯片技术和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中,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 稳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关系:华为通过与高通的合作,有望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并借此避免因芯片供应商发生变更可能带来的影响,保证手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保持竞争优势:华为注重自主研发,通过引入高通这样的专业芯片供应商为其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有助于保持自身在处理器领域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后续的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华为与高通的合作旨在巩固其在高端手机处理器领域的地位,通过共享创新技术、增强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提高华为手机在S场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这也体现出了华为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决心和魄力,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力争在全球移动通信S场中成为全球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