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获得12项金马提名,制片人刘军为什么转身做“小”内容?
《影子》获得12项金马提名,制片人刘军为什么转身做“小”内容?
刘军是我在乐视影业的同事。虽然没有直接处理,但我愿意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影视行业确实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很高的行业,但这只是指一些头部作品。无论是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网络DX等,只有少数作品能赚钱。以电影票房为例,虽然每年都有很多爆款,而且单部作品的票房也在逐年上升。和2008年一样,年度票房冠军《非诚勿扰》票房只有3.25亿,再往前2003年,冠军《手机》票房只有5000万。当时很多导演可能无法想象一部电影能突破30亿,50亿。以今年的《我不是药神》为例。这部电影由坏猴子制作,徐铮制作并主演。导演是新人的文牧野。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的总制作成本和宣传费用肯定不会超过1亿,或者在1亿左右,总票房已经超过30亿。还有新导演苏伦执导的《超时空同居》,也由徐峥监制,总票房接近9亿。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这两部作品绝对是暴利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影视行业确实是一个暴利行业。
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据统计,2017年中国电影上映483部,仅占总票房的52%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电影S场的一半票房都被外国电影拿走了。在上映的国产电影中,仍有60%以上的电影票房低于1000万元,甚至有些电影票房只有几千元甚至几百元,比如《故乡》•《三花情》票房收入169元,《嘻哈英熊》票房收入255元,《商界》票房收入3311元,这291部电影票房约23.3亿元,仅占2017年票房的4.1%,电影质量和票房结构严重不平衡,电影S场马太效应加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国产电影在S场上没有得到满意的投资。尽管2017年国产电影中有32部超过5亿元,但2016年有27部超过27部。但是对于大制作的国产电影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导致亏损的。例如,去年上映的《阿修罗》投资了7亿元,但只收回了4900万元的票房和最近撤回的《大轰炸》,至少投资了1亿元,但由于某些原因无法上映,造成了损失。即使正常上映,按照目前的大片制作规模,比如张艺谋的《影子》、李仁港的《盗墓笔记》,生产成本加宣发总数至少2亿。根据国内电影票房粗略的三倍投资来收回成本,这些电影的总票房至少要达到6亿才能盈利。目前,随着电影S场越来越理性,口碑和电影质量逐渐成为观看电影的首选,仅凭大场景、大特效、大明星等国内大片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的口味。
因为好莱坞的大制作提高了观众的审美门槛,比场景、特效、明显,国产大片没有优势。相比之下,在当前的电影S场上,接地气、反映现实生活、爱国热情的电影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现在S场上最受欢迎的主题,一方面是《战狼》、像《红海行动》这样的爱国电影,一方面是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现实主义电影,另一方面是像《快乐麻花》和《超级时空同居》这样的喜剧电影。除了《战狼》等军事动作片的巨大成本投入,比如快乐麻花,《超时空同居》、《我不是药神》基本都是小博大的电影,靠喜剧和现实主义取胜。而这类电影其实就是刘军所说的小而美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