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国安、于和伟、陈建斌三人,谁饰演的曹操更好?
鲍国安、于和伟、陈建斌三人,谁饰演的曹操更好?
其实历史上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没有多少区别,优点是雄才大略,平定北方,统一中原,反对士族阶层世袭,量才举贤,这是历史上的曹操形象,这些正面形象和功业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基本上已得到体现,陈寿的《三国志》对曹操尊崇有加,基本上都是一切正确,这是基于政治环境的原因,晋代魏实行的是禅让,晋继承了魏的大统,陈寿敢实事求是的写曹操的负面吗?但其中也披露了一些无法回避的历史事件和情节,加上裴注的补充,曹操的缺点还是无法抹去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汉旗反汉家是事实吧?残暴屠城七次,杀害无数无辜百姓是事实吧?杀害不同政见者及当世贤才多人是事实吧?品行道德不端"宁负人,不负我"是其真实写照吧?这均是《三国志》无法回避的事实,《三国演义》只是加上了一些情节,何谈故意诋毁抹黑之说?《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形象大致与史藉里大差不差,没有质的区别,先定位曹操的形象才能评判谁的好,演的象,应该说鲍国安演的最好,于和伟次之,陈建斌最差。
于和伟演得最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先说鲍国安,鲍国安老师是初代曹操扮演者,由于老版的《三国演义》,无论是制作水平、演员演技以及播放平台都是绝对在线有保障的,可以说是三人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想到鲍国安老师,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他所扮演的曹操,深入人心。
鲍国安老师的曹操,堪称教科书般的演绎,将曹操的书卷气,雄豪之气以及心机城府表现得惟妙惟肖,如题主所配得图,他眼珠子一转,你就觉得,哎呀,曹操肯定又要甩手段了,尤其是在把握那种谈笑间,不露声色计上心来的分寸感上,鲍国安老师做得非常到位,给我的感觉这就是那个奸雄啊,真正是演活了。
鲍国安老师的曹操也有一定的问题,他的真人形象帅气儒雅,表演的时候,也会受到这一特点的掣肘,他扮演的曹操,让我觉得,奸雄是奸雄,但更是一文艺青年,但历史上的曹操,文学功底确实厉害,但更是一个具有痞气的人,如果你去看他的复原画像就更加明了,眼睛像老鹰一样,一看就是个狠角色,那种桀骜不驯的劲,跃然纸上。
小编认为,真实的曹操,首先是一个手段强硬目光锐利的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文学家,但鲍国安老师的曹操给观众的感觉,是反过来的,首先是文学家,风雅有气度,其次才是个能打折能治国的猛人。
小编承认这么说显得很吹毛求疵,但老师的曹操,一板一眼都如教科书一样规范,考虑到那个时代的特点,会让人觉得,他的曹操在把握上特别准确,特别符合记载,但总有种距离感。
而玩坏了距离感的人,是陈建斌。
陈建斌是二代曹操扮演者,在高希希导演的《新三国》里面挑大梁,因为看三国戏的人,看曹操绝对是一大目的,只要曹操立住了,整部戏就立住了,应该说,陈建斌在扮演曹操一角上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首先他对于曹操的理解就和前辈不同,他觉得曹操是那个时代最牛逼的人,对于世间的指责非议,压根不放在心上,很简单的道理,你们要是搞得定我曹某人,直接上啊,费什么话,既然搞不定,我怕你作甚。
他扮演的曹操,有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就是甭管我怎么做自己,偷奸耍滑,但我就是最牛的,你们都没我聪明,都要被我打败,这种理解没毛病,曹操在历史上也确实有着真性情的一面,是绝对的实干家,不喜欢虚头八脑的。
但问题是,你再怎么放飞自我,政治斗争都是残酷的啊,如果你觉得,只靠自己甩点过家家的手段,比如拉着袁绍唠家常,把皇帝拉过来忽悠敌人,然后偷袭对方一口气拿下了官渡之战大捷的话,就太任性了,换言之,你可以任性,但政治斗争以及军事战争,一点不儿戏,都是残酷且严肃的。
陈建斌的曹操,奸是做足了戏,手段心机一应俱全,但在雄豪之气上,输给其他二位不是一星半点,可以说,他的曹操,就是奸而不雄,如果只凭他在剧集里所体现出的那两下子就能打下北方广袤的土地,那就不是历史了。
曹操打吕布,打袁术,打袁绍,背后都有非常困苦的时期,尤其是打吕布和袁绍的时候,几度面临绝境,绝对不是新三国里面展现得那么简单和疏漏的,而高希希导演,就我看来,特别喜欢在历史戏里面加入宫廷斗争的私料,比如三子夺嫡。
老版在这里几乎一集带过,但新版不干,非要把曹丕刻画成一个变态,又是戕害自己的弟弟,又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