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娱乐你们怎么看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你们怎么看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wolekan 10-19 6次浏览 0条评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之一,这位旅居法国的捷克籍小说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更有趣的是,他的出生当天4月1日正好是西方的“愚人节”,仿佛上帝对他开了一个玩笑,巧合的是,米兰·昆德拉于1967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名就叫《玩笑》,这本书一经发表就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深受当时西方文艺圈的推崇,令人惊讶的是,这本为他带来璀璨光彩的作品同样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玩笑》主要描写了路德维克及其友人的爱情经历和人生旅程,试图探索“玩笑”与“忘却”之间的某种深层联系,在书中,昆德拉首次对历史的荒谬提出了质疑,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苏联入侵该国,因为涉及到的政治背景,这本书很快在苏联控制的东欧多个国家被禁止发行,昆德拉因此被****,失去了工作,同时也被禁止发表任何作品。 直到1984年,米兰·昆德拉携妻子流亡法国并定居,沉寂了多年后,他才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令人有趣的是,这本书恰好在同一年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问世,昆德拉的这部作品发表后声名更盛,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对感兴趣的朋友来说不妨一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正值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改革失败后苏联入侵时期的捷克社会状况。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外科医生托马斯与妻子特丽莎、情人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纠葛,但它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人与两个女人的三角恋故事,而是一部深刻的哲理小说,小说一开头便进入了哲学层面,提出了尼采的“永恒轮回”问题,并展开了对一系列二元对立问题的探讨,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几乎每一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都会在封面上印上书中的这句话:“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这段话几乎代表了整本书的核心主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关于爱与责任的人生寓言,探讨的更多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而不是爱情或性欲,如果你把它当成一本情感小说来读,那你只能说你很肤浅;如果你把它当成哲学经典来读,你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米兰·昆德拉。 有人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真实故事吗?昆德拉在谈到小说时说:“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每一部小说都要回答这个问题:人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其真意何在?”在他看来,小说的主旨在于描述人类的存在境况,并揭示其中的奥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正是这种现代作品的典型代表,这本书以1968年捷克事件为历史背景,用冷静而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外科医生托马斯、女记者特丽莎、女画家萨宾娜、DX讲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境况和心态意境,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窘迫境遇和重重困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内涵。 和昆德拉的其他小说一样,这部作品并不是以精巧的情节打动读者,而是以独特的思想智慧引人入胜,小说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讨令人耐人寻味,面对生存,面对历史,昆德拉揭去了古典理想主义的面纱,把生命存在所面临的两难境地及由此产生的全新荒诞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生命的意义。

你们怎么看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虽然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并非真实存在,但它们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爱情、自由、责任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角色,昆德拉试图揭示人类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选择,并探讨生命的真正意义。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哲学内涵而闻名,它引发了读者对自身生活和价值观的思考,每个人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它涉及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个人的经历与观点。

你们怎么看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不妨亲自阅读一下,感受其中的故事和思考,看看它对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启发😉 你之前读过这本书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电影
幼儿园遇到刁蛮家长怎样办? 福特蒙迪欧和锐界选哪个?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