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是这个节日里最有意义的项目,今年的端午节,我们班开展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活动——自己动手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这是我们家乡的一个习俗,据说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今年的端午节,我的外婆提前几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材料:鲜嫩的粽叶、香甜的糯米、红润的枣子、油亮的花生、糖润的葡萄干、透亮的红豆,端午节那天,太阳刚刚升起,外婆就开始准备了包粽子的材料,我们全家人围坐在桌前,准备开启这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包粽子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你看外婆在示范包粽子的方法,她手巧地将粽叶叠成一个漂亮的长条,然后从中间卷起,像在包一个小包子。"要紧实要均匀",外婆一边包一边说教,看着外婆认真的样子,我也认真地模仿,她叠好两张粽叶,像画了一幅画,又轻轻地卷起,像做一个小花。"把枣子放进去,然后再加上糯米",外婆一边包一边指导,我小心翼翼地把枣子放在中间,又加上几颗红豆,然后把糯米裹在旁边,包完后,我像外婆说的那样,把两端捏成圆球,这样包好的粽子就能稳稳地站立起来了。
可惜我第一次包粽子的样子实在太滑稽了,我的粽子歪歪扭扭的,像一个没站稳的小孩子,东倒西歪,根本不是个整体,就像外婆说的:"像个不倒翁",看着我的粽子摇摇晃晃的,外婆忍不住笑出了眼泪,她轻轻地帮我把粽子重新包好,又耐心地教我:"要把叶子叠得紧紧实实,要把枣子放在正中间,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好看。"听着外婆的话,我一点点地学会了,慢慢地,我的粽子也变得越来越好看了。
渐渐地,我开始掌握了包粽子的诀窍,从最初笨拙的模样到现在能包出不少漂亮的粽子,我感受到了成就感,看着一颗颗红枣、花生和糯米在我手中灵活运转,我的心里充满了满足感。
包完粽子后,外婆给每个粽子包上了一圈红线,这些红线就像是一道道祝福,预示着端午节的喜庆,我们把这些精心包好的粽子放进蒸锅里,很快,香甜的粽香就从锅里飘了出来,给整个屋子装点上了甜蜜的气息。
端午节的意义,不仅在于吃粽子,更在于团聚和互相帮助,这个节日里,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更学到了做事要认真、要细心的道理,在外婆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一家人一起包粽子,一起品尝,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温暖和意义,这个节日的快乐,不仅在于美味的粽子,更在于我们彼此之间的陪伴与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