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乐道?
乐于称道,喜闻乐事,这个词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在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者们在乱世中寻求治国之道,正是通过对优秀典籍的研读和内S,才得以在动荡中保持定论。《公羊传》中记载:"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 尧 舜 之道与?"这段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在纷扰的世事中,持续追求善道,才能指引人群走向正义。 唐代文豪韩愈在《送杨支使序》中写道:"夫乐道人之善,以勤其归者,乃吾之心也。"这首送别诗中,韩愈以乐道之心,寄托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这种乐于称道的情怀,不仅体现在对他人的赞美上,更反映了作者内心对善良价值的坚守,正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间的温情,韩愈的这句话,更显得格外动人。 在艺术创作领域,"乐道"的表现形式更为独特,洪深在《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中指出:"旧写实主义偏重于人生黑暗面的描写,而对于特殊情形的丑恶,尤为乐道。"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体现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艺术家们通过对黑暗与丑恶的描绘,反而能够更好地展现人性的光辉,这种"乐道"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丰富了电影戏剧的表现形式,更为观众提供了思考人性的深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