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有哪些?
-
劳动合同期限:以前的劳动合同法规定期限通常为2-3年,如今新版本的劳动合同法调整为最长为3年。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原来包含连续工作满1年即算固定期限,现在规定为连续工作满1个月即算固定期限,在此基础上,还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固定期限。
-
兼职和实习:明确了兼职和实习也是劳动合同关系,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实践中为实习生提供了特殊的保护措施。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增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包括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等。
-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增加了住房公积金的具体数额。
-
经济补偿:增加了经济补偿的规定,明确了一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和标准。
这些新规定主要针对几个方面进行了变化,包括:
- 劳动合同期限:延长了从最低的一年变为最长的一年。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缩短了之前的期限至每月一次改为每月一次或按实际情况可以约定。
- 兼职和实习:增加了有关如何判定连续工作时间是否满足一定条件的条款。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增加了额外的法律规定,如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等。
-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增加了企业为劳动者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支付住房公积金等。
- 经济补偿:增加了明确的经济补偿范围,对特定情况下的劳动者权益进行保护。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强调了劳动合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用人单位解雇员工时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是终身保障,未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企业仍有可能依据某些情况解除合同,导致劳动者面临经济补偿或其他合法权益受损,雇主和员工应谨慎对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规划和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