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重在情怀,站在烈士墓碑前,你有何感?

我们家乡也有一座烈士墓,读书小学时我是少先队员,初中时我是共青团员,每个清明,我都有幸参加XX组织的队伍去祭奠烈士墓。
我们给烈士墓敬献花圈,并整齐地排列烈士的红领巾、团徽,聆听老师讲述烈士的生平。
烈士是蜀中人,少年时入寺院出家,如果是升平年代,烈士会在晨钟暮鼓、古卷青灯之中安度一生,可不幸的是,外寇入侵,山河破碎,战火延及朝堂,烈士毅然从军,转战四方,英勇牺牲在普度众生的路上。
那时,我在想,烈士的一生经过了几次信仰的抉择,少年时期的烈士信仰是大众化的儒道,可当社会的阴暗面显露不堪,烈士转而寻求内心的宁静,选择了佛教,或许他希望通过信仰佛法来超脱世俗的苦难,当国家走向危难的边缘时,烈士又一次做出了抉择:为了捍卫一个空的存在,他毅然投身于滚滚红流,并在血腥的战场上孜孜以求,形成了坚定不移的信仰。
当我站在烈士墓前,回望这几代英烈的足迹,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中青年一代生长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美好的环境中,可有些人却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对信仰的追寻。
烈士墓旁的乔木依然挺立,经历了春夏秋冬,见证了风霜雨雪的洗礼,它们默默守护着那一堆红骨,代代相传着那份不屈的精神。
清明祭奠革命烈士的祭文,既是对英烈的追思,也是对未来的启示,革命烈士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安宁以生命相贡献,用鲜血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承遗志,继续前行。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祭扫烈士墓,悼念那些为党、为国、为民奉献生命的英烈,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继续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共同守护这份庄严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