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吃喝玩乐怎么看待公公婆婆每天在群里和朋友圈发一些孝敬父母的鸡汤?

怎么看待公公婆婆每天在群里和朋友圈发一些孝敬父母的鸡汤?

wolekan 09-30 6次浏览 0条评论

如何看待公公婆婆每天在朋友圈和群里发一些孝敬父母的鸡汤呢?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会感到不解和反感,我公公婆婆也不是那种刻意表现无病呻吟的人,从来不会搞这种行为,转发这样的内容,可能意味着他们认同其中的观点,或者试图以此作为教诲,这种做法容易让人感到被指责,甚至有些被冒犯,用别人的话或例子来"教育"他人,往往显得有些居高临下的态度,即使再委屈,也难以让人产生同情,这种表现往往显得矫情。

生活中,我确实见过许多人转发类似的内容,用以暗示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或希望通过这些话教导自己的另一半如何成为更好的伴侣,这类行为,在我的眼中,往往显得有些刻意,也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共鸣,但结果却让人感到被消解,甚至怀疑对方的婚姻状况是否真的如所暗示,这种矫情的表现,可能会让对方倍感压抑,为什么不直接沟通呢?直接的对话往往比这类借口式的发言更能解决问题,只有当沟通彻底陷入僵局时,才建议采取实际行动,及时止损,在脆弱的婚姻中,抓住能给自己安全感的东西,或许是人之常情,但频繁发泄和倾诉,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我婆婆就是这样的人,在家人群和朋友圈里,她几乎每天都要"打卡",她发的内容多涉及孝顺儿子的主题,比如最近在家人群里发了一条视频,内容是关于婆媳与女人的区别,这个视频内容低俗,表达的观点令人不快,视频大致讲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故事:婆媳与婆婆发生矛盾,婆婆假装**离家出走,儿子在婆婆离世后对媳妇动手,并带着媳妇去找婆婆,这条内容让我彻底失去了耐心,我选择了退出群组,并屏蔽了她的朋友圈,选择"眼不见为净",作为儿媳,我也有做错的地方,但我婆婆从一开始就没有将我当成一家人,现在我们之间的相处,仅限于面子上的礼貌性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每个人的社交圈中都有着多样的人物,有些人与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好,展现出高的人格修养;而另一些人却与所有人都处不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如果你发现别人很多缺点,你的"好人"也会随之减少,多观察、多倾听,才能在很多时候展现出智慧,但过度敏感和捕风捉影,却容易引发误会和矛盾,至于那些鸡汤文,不必过分浪费心思,做好自己,日久见人心,大家都是平等的,头上有三尺天空,有着看不见的神明。

我一个人带娃到十个月时,婆婆才来帮忙半个月,那个晚上,她还嫌我说话声音不听,第二天公公在家人群里转发了一条带孙谣,内容是关于老人带孙多么辛苦,才来了半个月而已,一大早就看见,我就选择退出了这个群。

屏蔽掉!我婆婆也经常发朋友圈,任何不如意就立刻"记录"下来,我选择不理会,因为我已尽了自己该做的部分,她非要管着我公公的金首饰,几次三番地要回去保管,我直接说了声谢谢费心,说明我们已成家,并会自己照顾家务和收拾好东西,结果她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做的再多也没用人感激!"伴随着若有若无的笑声,这让我感到无奈,也感到被嘲讽。

如果换做是我,也会觉得婆婆的这种行为有些暗示性,可能在某些方面,她感到不被关注,或者认为自己得到了不够的照顾,这不一定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而可能只是缺乏陪伴和关怀,不必过多自我怀疑,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并且心中无愧就好,真心待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许能让事情看得更明朗一些。

我家的婆婆很强势,如果我不喜欢听她说的话,我只选择不说话,毕竟,她是长辈嘛!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也是婆婆的身份,回想起来,如果我对婆婆不好,嫂子对婆婆也不好,那我会为我妈妈感到担心,所以啊,换位思考一下吧!如果将来自己也成了婆婆,也许就会更能理解这些事了。

鸡汤面的做法大全视频
华为Nova 5i pro性能怎么样?续航可以吗? 怎样查企业老板的手机号?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